很多家長存在一個認識誤區(qū),以為應用行為分析法(ABA教學法)只有在自閉癥兒童一對一個訓中才有效。其實不然,患兒的個別化差異決定了ABA教學法也可以被應用于集體課教學中。
對自閉癥兒童的訓練必須從行為入手,如語言、注意力、問題行為等,這些問題也存在于在集體課中。特教老師可以把個別化差異作為切入點,開展集體課的教學工作,從而達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在集體課教學中,自閉癥兒童存在的表現(xiàn)和問題主要包括:
1、活動參與度極低:
患兒不說話,對老師的提問沒有反應;或主動性不高,要反復發(fā)出指令后才會開口回答;無法按要求完成集體活動中的操作性項目(如手工課中的“握筆涂色”、生活自理中的“洗手”)。
2、注意力問題:
患兒在集體活動中常會表現(xiàn)出漠視行為,對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漠不關心,不是呆坐著就是左顧右盼、目光無焦點,無法對正在上課的老師和活動本身形成關注點等。
3、問題行為:
患兒在集體課中常會有過激表現(xiàn),如發(fā)脾氣、大哭大鬧、攻擊性行為、自傷行為等,嚴重干擾了課堂活動的進行。
對于自閉癥兒童的上述表現(xiàn),專家分別從ABA教學法的目標行為分解理論、指令理論和輔助理論、強化理論和反復練習理論、關于問題行為的理論幾方面給予了剖析:
1、ABA教學法的目標行為分解理論
集體課教學中,一些患兒無法完成老師設定的簡單操作性目標,讓老師感到無從下手。其實,看似簡單的目標并不是真正能一步到位的目標。根據(jù)行為目標理論,老師和家長可以梳理出一個清晰的解決方案,對操作性目標進行分解:先把一個行為分解成若干個單元行為,再繼續(xù)對每個單元行為進行分解,將其逐級拆分為更小的、有先后順序的行為鏈。
以手工課中的握筆涂色為例,老師可以把患兒學會握筆涂色做為一個總目標,然后分成幾個二級目標(安靜坐好,握筆,涂色),而二級行為目標又可以再分成若干個三級目標,比如握筆這一個簡單動作還可以拆分為認識筆、運用前三指等。以此為例,老師和家長可以在集體活動中針對不同的孩子,設定不同的個別化差異目標來解決問題,直到完成教學總目標。
2、ABA教學法中指令理論和輔助理論對注意力問題的應用
指令的意義在于讓患兒理解他人的意愿,建立起自己與他人之間有所聯(lián)系的意識。輔助則是一種附加的刺激,目的在于引發(fā)正確反應,它可以幫患兒在指令和正確反應之間建立聯(lián)系,提高反應的正確率,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指令和輔助有助于解決孩子在集體課中的不配合、不參與等行為并改善漠然態(tài)度。
老師和家長可以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指令,在要求患兒完成一件事時進行相應的輔助。比如,要求患兒對正在上課的老師形成關注,就可以發(fā)出指令“看老師”,身后的家長可以用非語言指令進行輔助配合,比如用手擋住孩子躲閃的目光,使他的目光只能在要求的地方停留,這樣可以幫助一些患兒關注老師的教學。長時間堅持應用類似的方法,患兒就可以習慣性地注意集體課的老師并保持關注了,這對自閉癥兒童在集體課中注意力的改善非常明顯。
3、ABA教學法中強化理論、反復練習在集體課中的應用
在幾乎所有對自閉癥兒童的干預教學法中,都會強調對孩子的“強化”。ABA教學法做了適應性的細化和調整,使之更適用于自閉癥教學。在操作之前,老師和家長要先詳細地了解強化的要素、頻率、分類、強化物的使用等,并有針對性地應用于自閉癥兒童的訓練中。反復練習是ABA訓練法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反復練習,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使用強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復進行練習。
比如,有些自閉癥兒童對于集體活動的參與度很低,普通孩子習以為常的個別展示環(huán)節(jié)(如上前回答問題、指認物品等)對他們來說,是相當“痛苦”的過程。充分利用ABA教學法的強化理論,就可以明顯改善這個問題。在孩子按要求完成任務后,老師可以通過即時獎勵實物(如海苔、糖果、玩具等)的方式給予強化,調動起孩子的參與積極性。慢慢地,這些強化物在以后的集體活動中可以轉換成二級強化物(如擁抱、口頭表揚等),并能一直提高孩子參與活動的主動性。最后,個別孩子甚至會主動舉手要求參與活動。
4、ABA教學法中問題行為理論對集體課教學的啟發(fā)
許多自閉癥干預老師都會犯一個錯誤:把孩子在集體課上出現(xiàn)的問題行為與異常行為相混淆,不是無法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是對問題行為束手無策。在干預訓練之前,一定要把問題行為和異常行為兩個概念區(qū)分開,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是否具有功能性,如自我滿足、感覺強迫、回避/逃避、吸引注意力等。弄清這些原理之后,才能從正確的出發(fā)點去探究孩子出現(xiàn)特定行為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以一個自閉癥患兒琪琪哭鬧的個案為例:
老師先要分析琪琪的行為是否是問題行為:琪琪的哭鬧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可以判定為問題行為,需要進行干預。
找到琪琪在課堂上大哭大鬧的原因:通過與家長的交談,老師了解到琪琪第一天來上學時就出現(xiàn)哭鬧情緒。當時媽媽把她抱到教室到外面玩了一會兒,此后她每到上集體課時就一直出現(xiàn)哭鬧行為。由此判斷,琪琪的哭鬧行為是具有功能性的——逃避上課。
ABC法應用:A琪琪上集體課,B琪琪在集體課上哭鬧,C老師把琪琪安置到教室后面觀看其他孩子上課,但不能離開教室。這樣,解決思路就清晰了,接下來就是按照ABA教學法中問題行為的解決方法來消除問題行為了。老師可以在集體活動課室里劃出一塊地方作為“情緒處理區(qū)”,讓一些在集體活動中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孩子待在那里,緩和并處理情緒和行為。
總之,ABA教學法已經由多家經過權威機構廣泛使用,并論證了大量有益經驗,可以很好的應用到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教學中。在集體課訓練中,ABA教學法的很多理念和操作細節(jié)也可以被成功運用。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