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用行為分析有四種行為功能:實物強化行為、注意力強化行為、逃避強化行為和自我刺激行為,這四種行為功能其實就是在通過解讀自閉癥兒童的行為,來了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想法和目的。
功能一:實物強化行為
(自閉癥兒童想要表達:我想要××)
實物強化行為通常發(fā)生在自閉癥兒童所提的要求被拒絕時。當家長或老師為了避免孩子哭鬧而滿足孩子所提的要求時,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會被強化,也就是說在將來會更多地發(fā)生。例如:孩子要吃薯片(訓(xùn)練用的強化物),大人說“先做練習,然后吃薯片”;孩子開始哭鬧,并且行為慢慢升級,大人為了讓孩子盡快安靜下來,對孩子說“你不哭,我就給你吃”。孩子停止哭鬧,大人給孩子薯片。孩子因此學(xué)會了通過哭鬧來得到薯片。
這里的“實物”,并不僅限于看得到的東西,也可以是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我想要先涂色然后串珠;我想要坐在左面的位置上;我只上一樓的廁所;我一定要把電梯里的每一個樓層按鈕都按一遍;我要第一個離開教室……很多時候,家長或老師說自閉癥兒童有非常強烈的控制欲望,希望事情以他所期望的方式發(fā)生,這些都歸于“我想要”的范疇。
功能二:注意力強化行為
(孩子想要表達:請關(guān)注我)
首先,注意力可以是正面的,如:表揚孩子、陪孩子玩;也可以是負面的,如:批評孩子、懲罰孩子。當自閉癥兒童需要別人的注意力的時候,他并不在意所獲得的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注意力,只要是注意力就好了。
自閉癥兒童試圖獲取注意力的行為,通常發(fā)生在家長或老師正忙于其他的事情,一段時間沒有關(guān)注他的時候。孩子開始做一些大人通常會制止的事,由于這些事情可能關(guān)乎安全、健康,大人看到行為發(fā)生就條件反射地會去阻止,于是孩子自然地得到了大人的注意力;以后在孩子想獲得別人的注意力的時候,就會做更多類似的事情。比如,大人正在準備訓(xùn)練用的教具材料,學(xué)生拿著玩具連續(xù)地敲擊桌面,大人把孩子手上的玩具拿走,告訴孩子玩具會壞掉,然后引導(dǎo)學(xué)生做其他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里,孩子成功地獲得了大人的注意力。
家長或老師不要覺得自己在幾分鐘前剛給過孩子注意力就沒事了,自閉癥兒童的問題行為從來就不是以獲取注意力為目的。有一些孩子,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他們需要獲得持續(xù)的注意力,他們獨處的能力很弱,有時甚至少于1分鐘。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