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基本過程(四)
瀏覽次數(shù):30
五、效果評估 執(zhí)行治療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評估治療效果。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評估自閉癥兒童完成治療程序后是否發(fā)生了積極改變,是否實現(xiàn)了治療目標。檢查患兒的改變是思維和信念改變的結果、偶然原因還是環(huán)境改變的...
篩選
瀏覽次數(shù):30
五、效果評估 執(zhí)行治療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評估治療效果。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評估自閉癥兒童完成治療程序后是否發(fā)生了積極改變,是否實現(xiàn)了治療目標。檢查患兒的改變是思維和信念改變的結果、偶然原因還是環(huán)境改變的...
瀏覽次數(shù):19
影響自閉癥兒童求助的主要阻抗來源于自閉癥兒童的一些不良傾向: 1、保持原有的不良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的傾向,很難改掉這些習慣或改變這些自我挫敗的行為; 2、屈服于原有的生理、情緒、思維的內在慣性的傾向...
瀏覽次數(shù):21
三、準備治療 準備治療階段的任務主要是商定治療目標,評估改變動機,介紹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基本知識和治療程序,討論這種治療方法的意義,簽署治療契約。 商定治療目標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決定了自...
瀏覽次數(shù):30
自閉癥兒童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呢? 要改善不良情緒與行為,就需勸導干預(D)非理性信念,代之以理性信念。干預產(chǎn)生效果(E)時,患兒會產(chǎn)生正向情緒與行為,困擾減輕或消除,產(chǎn)生愉悅、充實的感...
瀏覽次數(shù):27
認知行為療法是自閉癥兒童的面部表情干預方式之一。 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兒童精確識別和解釋面部表情的能力與年齡和智商成正比,自閉癥兒童的情緒識別能力與其認知水平有較大關系,而且患者對情緒表情的認知存在困難。...
瀏覽次數(shù):7
運用視頻或移動應用等自我療法,可以幫助自閉癥兒童認識和改善自己的肢體動作。 例如通過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自助工具,患兒可以學習肢體語言和動作技能,增強對自身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或者...
瀏覽次數(shù):13
生物反饋技術是自閉癥兒童的面部表情干預方式之一。 認知神經(jīng)科學、對自閉癥兒童“杏仁核”“梭狀回”與情緒調節(jié)關系的研究是生物反饋技術的應用基礎。生物反饋技術指通過獲取人體生理功能的信號,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某...
瀏覽次數(shù):11
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自閉癥兒童了解肢體動作行為的意義和社會交往的關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使用模仿和角色扮演等社交技能訓練,加強孩子的交流和肢體語言技能。通過動作標記和情境復述等方式,幫助孩...
瀏覽次數(shù):11
如何通過認知行為療法改變自閉癥兒童的語言交流不適應行為,提高其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呢?下面是一個案例: 一、干預步驟 1、個體評估和目標制定 ⑴?與自閉癥兒童及其家人、教師和康復師一起,了解他的障礙特...
瀏覽次數(shù):22
如何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改變自閉癥兒童社交場合中過度擁抱行為呢?具體如下: 一、干預目標: 幫助自閉癥兒童改變在社交場合中過度擁抱的行為,提高他們的社交適應能力和與他人的互動效果。 二、干預步驟 1、評估:...
瀏覽次數(shù):64
兒童自閉癥認知療法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呢? 認知療法的療程通常為12周,會談約15次,每次會談時間為30-40分鐘。整個療程可分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治療的側重點和方法有所不同。 一、認知療法的初...
瀏覽次數(shù):95
自閉癥兒童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是什么? 一、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概念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是艾里斯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chuàng)的心理咨詢方法。該方法重視不合理信念對情緒與行為的影響,其核心理論是ABC理論,即事件(A)引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