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yǎng)自閉癥兒童的非語言交流能力?
很多家長認為交流就是語言交流。在孩子沒有學會說話之前,我們是無法與其進行語言交流的。實際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語言,還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姿勢和發(fā)聲去獲得需要的信息等,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非語言交流系統(tǒng)。早在會說話之前,嬰幼兒就已經(jīng)學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交流了。兒童運用這種非語言交流系統(tǒng)遠遠早于語言交流,而且更為熟練。非語言交流系統(tǒng)是語言交流系統(tǒng)的基礎,從它建立開始,人們終生都在使用這項技能。因此對于不會說話的自閉癥兒童,家長可以通過開發(fā)其非語言交流能力來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能力。幫助孩子學習通過觀察肢體語言,了解交往伙伴要表達的內(nèi)心想法和意圖,并嘗試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
一、從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
開始家長要仔細觀察自閉癥兒童的日常行為,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基礎能力,了解孩子最感興趣的事物,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意愿。然后根據(jù)這些,設計一些孩子表達需求的情境或其可能喜歡的互動游戲,如音樂律動(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有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這可以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增加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吹泡泡、球類游戲等,功能較好的孩子可能還會喜歡像翻找東西這樣的探索性游戲。抓住一個合適的時機,家長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這個時機的選擇及活動順利開展的重點是要獲得孩子的注意、引發(fā)孩子的需求,如果是游戲,還應追隨和分享孩子的興趣和情感體驗。抓住時機后,及時利用明晰的指令與模仿引導出孩子主動交流溝通的目標行為。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家長僅僅是在給孩子提供幫助或在相互的游戲樂趣中進行社交互動,恰當?shù)匾蠛⒆右阅撤N方式改變其行為。
二、給孩子表達要求進行交流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對自閉癥兒童的日常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喝水、什么眼神表示什么要求等都清清楚楚。在孩子大部分的需求都被無條件滿足的同時,他們很多交流技能的發(fā)展也就隨之被阻斷,比如提出要求時互聯(lián)注意的建立,用食指指物的能力及簡單的發(fā)音表達等。家長要學會抓住時機適時地等待、尋求孩子的目光,幫助孩子用他可以做到的方式進行表達,充分地給孩子提供表達的機會,持之以恒,孩子會進步得更快。此外,家長還要記住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交流是雙向的,在培養(yǎng)孩子交流能力的同時,家長也要學會怎樣和自閉癥兒童交流,掌握必要的交流技巧。
上一篇: 自閉癥孩子好動怎么辦?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