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教育中,教師應形成交往示范引導,鼓勵班級學生接納自閉癥同學。
研究表明,小學教師對自閉癥兒童的接納程度與其同伴接納正相關。與接納態(tài)度一致的積極支持行為,能提升患兒的同伴接納度,如“班級氛圍較好的,六一活動的時候,自閉癥兒童在那里打架子鼓,其他同學在旁邊唱歌”。而消極的教師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患兒參與集體活動的機會,如“班級氛圍差的,患兒基本是沒法參與到整個活動的,像秋游,班主任不讓他去,所以連這個活動都沒辦法參加”,也會間接影響同伴對患兒的接納態(tài)度,如“有的班主任會因為自閉癥兒童在班級里大叫而不待見他,這也會影響普班學生對患兒的態(tài)度”。小學階段兒童的交友觀容易受到教師權威的影響。
因此,教師正確的交往示范是幫助自閉癥兒童獲得同伴接納的重要力量,如“班上的同學都很友好,主要是老師引導得比較好,而且是負責管理德育(特教)的副校長所在班級”。其中普通教師對融合教育理念的正向理解有利于營造友善的班級交往氛圍,“班級的老師多少了解一些融合教育,素養(yǎng)比較高,在她們的引導下,整個班級氛圍很友善、融洽”。
資源教師也扮演著關鍵角色,有交往示范引導的作用,會潛移默化影響普通學生的態(tài)度,如“作為老師,我平時都是比較重視自閉癥孩子,以他們?yōu)橄龋屍胀ò嗟暮⒆佑幸环N老師很重視自閉癥孩子的感覺,那自閉癥兒童會在同伴中得到更多尊重”。
資源教師積極地引導普通學生的交往態(tài)度,能改善自閉癥兒童在普通班級的交往處境,如“我會時不時去他們班級上看他們,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讓他們知道我在關注他;二是讓其他同學知道,有個老師天天來看他,他們會因為老師的作用發(fā)生態(tài)度變化。一旦有同學來關注他,我就會表揚、夸贊那位同學,甚至是引導那個同學和他玩”。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同伴交往的標準,受“道德、責任、人道、愛心”等因素影響較小。為自閉癥兒童營造良好的同伴接納氛圍,資源教師需引導普通學生理解和尊重自閉癥兒童,避免污名化下的同伴排斥和校園欺凌,如“平時我會利用德育課,讓學生學會幫助有特殊需要的群體,并教導普通孩子與自閉癥兒童相處的方法”。
綜上所述,在融合教育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接納自閉癥同學。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的建議(二)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評估和干預的原則(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