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包括以下五個組成部分。
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的組成部分之一:視覺結構
視覺結構是適當安排學習環(huán)境、學習材料及工作程序,使自閉癥兒童無需用語言,只用視覺辨別就能明白和理解學習要求。家長和老師要充分利用自閉癥兒童的視覺優(yōu)勢,利用視覺提示引導孩子的活動。
常用的視覺提示包括:提示卡、作息表、社會性劇本、社會性故事、示范用的視頻、視覺圖卡、放松提示卡、社會行為說明等。通常來說,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程度越低,用以提示活動的視覺材料就要越具體。比如,用實物和圖片來提示活動比較具體,用文字和數(shù)字提示活動比較抽象。
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的組成部分之二:環(huán)境結構
要用清晰的界限為自閉癥兒童劃定不同的學習和活動空間,如游戲區(qū)、教學區(qū)、生活區(qū)等,系統(tǒng)地利用視覺材料,把學習、生活和玩耍的區(qū)域進行明確化和區(qū)分化,以便孩子了解活動、學習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使他們清楚地知道當前的任務是什么,下一步的任務要去哪里做。
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的組成部分之三:常規(guī)
要幫助自閉癥兒童建立學習與工作常規(guī),形成秩序感。比如,建立有事一定要告知老師的常規(guī)、按照一定順序完成任務的常規(guī)、活動之前先看個人時間表的常規(guī)等。
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的組成部分之四:程序時間表
常見的程序時間表包括全日流程時間表和個人工作時使用的工作程序表。時間表的形式可以用圖片、相片、物品和文字表述。比如,用一張孩子看書的照片、一張代表甜品的照片和來表示下午的作息安排,即先學習,然后吃下午茶,再看電視。
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的組成部分之五:個人工作系統(tǒng)
要根據每個自閉癥兒童的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工作系統(tǒng),內容包括視覺結構、環(huán)境結構、常規(guī)、程序時間表和特定的教學材料安排。個人工作系統(tǒng)以任務單的形式呈現(xiàn),可用文字、圖片、影像等表達,還要標準清楚任務的開始、結束、具體內容等。
以上就是自閉癥結構化教學法的五個組成部分,由99自閉癥網為您整理。
下一篇: 結構化教學對自閉癥的幫助有哪些?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