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單音訓練
訓練自閉癥兒童發(fā)出單音,要結(jié)合生活情景,以生活常識為主,讓孩子在學習中深化語言理解。比如,家長在模仿“吃”“喝”的同時,要展現(xiàn)食物、水杯和水,一邊做口型模仿,一邊做動作提示。一旦孩子聽懂并理解了簡單指令,產(chǎn)生了發(fā)音的欲望,學會跟隨和模仿,家長就可以把他掌握的內(nèi)容過渡到圖片的抽象理解上。
另一種方法是拿著吃飯、喝水的圖片來問孩子,讓他找出哪張是吃,哪張是喝,并讓他模仿“吃”和“喝”的口型及動作。孩子選對之后,再讓他模仿其他內(nèi)容,比如,用手指著圖片上的公雞問他大公雞怎么樣叫,和孩子一起發(fā)出“喔喔(O)——”的叫聲。還可以配合視頻和兒歌:“大公雞,喔喔啼,天天叫我早早起……”兒歌可以幫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跟隨家長的口型和動作模仿。接下來,再模仿小狗“汪—汪—汪”、小貓“瞄—瞄—瞄”、小羊“咩—咩—咩”的叫聲。
在訓練孩子的口型模仿之前,家長可以先選幾個比較簡單的音節(jié),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在一天之中反復強化,從起初的偶爾發(fā)聲,逐漸讓頻率增多,接下來慢慢鞏固,到最后可以脫口而出。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往往進步很慢,發(fā)出一個音后,可能會停滯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出現(xiàn)新的音節(jié),但只要不斷堅持,最終就一定會見到成效。
十一、提高觸摸能力
開發(fā)語言的同時也要提高孩子的觸摸能力,幫他們通過觸摸不同物體,認識和理解物品的名稱和特征。家長可以把幾件不同的物品放在同一個袋子里,讓孩子觸摸,通過手感分辨不同的物品,激發(fā)他發(fā)出不同的音節(jié)。比如,可以在袋子里放一小瓶果汁、一個乒乓球、一枚硬幣河一把小牙刷,讓孩子先摸一摸、再看一看實物,然后分別拿出不同的物品,發(fā)出不同的單音,比如水、球、錢等。
家長要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選擇。當一家三口去外面玩的時候,孩子一邊是爸爸,一邊是媽媽,讓他自己選擇對象并做出相應(yīng)動作,發(fā)出單音。比如,鼓勵孩子拉著爸爸的手發(fā)出“爸”的音,并把爸爸拉向門外,如果孩子能做到這些,就說明他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單音。還可以教他“媽媽抱抱”、“爸爸舉高高”的聲音,讓孩子發(fā)出“抱”和“高”的音再去滿足他。
十二、疊音訓練
在教孩子說爸爸媽媽之前,分別準備一張父母單人的照片。讓孩子與爸爸或媽媽面對面,或讓孩子坐在父母一方的腿上,逗他看著爸爸或媽媽的臉。先發(fā)出輔音“b”或“m”的音,然后切換到“a”的聲音,分別組成“爸爸”或“媽媽”。反復練習幾遍,鼓勵孩子快速讀、連續(xù)讀,讀正確時要愛撫或親吻孩子,幫他加深對疊音的理解。
家長可以教自閉癥兒童進行大量的生活物品配對,對物品分類,如爸爸、媽媽和孩子的生活用品分類:杯子、毛巾、牙刷。服裝用品分類:衣服、褲子、襪子、鞋等。一邊分類邊教孩子認讀和仿說,提高他對物品的認知和理解力,豐富孩子的詞匯和語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