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到今天還記得我們的球兒,穿了一身新,臉上洋溢著喜悅,揮著她白白的小手,隔著車窗向我們揮手。她帶著興奮和憧憬,搭車到光仁參加新生訓練,從此展開了全新的人生。
然而,這種欣喜并沒有維持多久。
光仁是所辦學十分優(yōu)異的學校,音樂班的師資很好。相對的,他們對學生的成績也要求得頗嚴。
球兒在入學后的第一次月考就連獲幾科紅字,我們希望這只是她一開始不太適應(yīng)的緣故,可能下次月考就會改善了。
然而接下來的幾次月考,她的成績都不好,每次都有幾科不及格。和班上其他同學比較,確實令人失望。(他們學校的成績單是全班成績并列的,到初三和高三時,會把全年級的成績并進總表。)
到了初二之后,情況更嚴重,球兒的成績單上紅的竟然比藍的多了。她不僅數(shù)學、理化、英文不及格,連歷史有時候也會不及格,妻子為此憂心忡忡。
我們給球兒請了家教,主要教她數(shù)學,她還是跟不上。后來干脆放棄數(shù)學,教她讀其他比較容易拿分的科目,像歷史、地理等等,只要紅字在范圍之內(nèi),不再向其他科目擴大,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這樣有時有效果,有時沒有效果。
我本人在讀初中時曾留過級,或許是由于同理心,對于球兒的成績,我起先還是相當“豁達”的。
我以為球兒可能跟我一樣,是屬于“大器晚成”類的(雖然自知自己迄今一事無成,但盼望球兒不是如此)。不過她后來的發(fā)展讓我無法再豁達下去了。
球兒從初中到高中都在光仁音樂班就讀,老實說,她不得不繼續(xù)在光仁高中部音樂班就讀。原因是她的成績根本無法應(yīng)付校外的考試,就是私立高職都未必能考得上。
因此,就讀音樂班,打算成為音樂家,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眾多選擇中的一項美好的選擇;對球兒而言,是只有這條路能走,是這個命運選擇了她。除此之外,她無路可走,無處可逃。
同樣讀音樂班,球兒的處境是多么可憐而不得已啊。
上一篇: 臺大教授的女兒:躲藏起來的孩子(五)
下一篇: 臺大教授的女兒:躲藏起來的孩子(七)
您好!請登錄